yd12399云顶集团

我校能源电子团队研究生杨高元在国际顶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二连发

学术研究

我校能源电子团队研究生杨高元在国际顶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二连发

发布时间:2025-06-30文章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能源电子团队(严文生教授)的研究生杨高元同学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连续发表两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第一篇论文发表于6月24日,题目为“Fluorinated Epoxy for Tailoring PbI2 Residue in Perovskite Films to Realize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Fill Factor over 87%”。第二篇论文发表于6月27日,题目为“Constructing Stabilized Buried Interface via a Robust Molecule Bridge for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在这两篇研究论文中,yd12399云顶集团电子信息学院&yd12399云顶集团碳中和新能源研究院为第一单位。其中,周勤特聘副教授、严文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高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表现优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来效率显著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其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仍然是亟待克服的挑战。且在大规模生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在我们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中,一方面,我们通过引入TFHO添加剂,优化PbI2的分布,减少其在电池中的不利影响。经过TFHO修饰的PSCs实现了最高效率25.24%,填充因子高达87.61%。增强的光稳定性使得这些电池在经过1200小时连续1太阳光照射后,仍能保持80%的初始效率。此外,将TFHO纳入全空气加工的 PSCs中,效率达到了23.65%。另一方面,我们使用DL-乙硫氨酸(DLEO)桥连分子作为钙钛矿埋地界面的修饰层,DLEO不溶于DMF/DMSO的分子特性解决了传统界面钝化材料易被极性溶剂溶解导致界面钝化层失效的难题。最终,经过DLEO修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达到了25.08%的功率转换效率,并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出色。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