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浙江省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日前拉上帷幕,我校实现奖牌大丰收!在外国语学院外语学科竞赛团队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学子参加了英语短视频、英语演讲、读写、口译、笔译五个赛项,共荣获19个奖项,其中2个金奖、8个银奖、9个铜奖,短视频1组、读写2人成功晋级国赛。
英语短视频赛项
短视频赛项于10月圆满举办。本次大赛英语组以“数字中国”为主题,共有216件作品参赛。我校参赛选手们充分发挥创意和才华,用镜头、声音、语言和画面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通过短视频这一生动的形式,展现当代中国的数字化成就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促进中外青年的深度理解与交流。我校首次参赛,就斩获佳绩,其中短视频《乡音未改》(团队成员:莫汶、贾云菲、代雪丽、张文玥、郑晨熹)获得银奖并晋级国赛,《吾日映民,民日映国》(团队成员:钱颖晋、薛颖、包晨岚、潘欣怡、唐馨怡)获得铜奖。
英语读写赛项
读写赛事于10月26日上午举行,共有来自全省83所院校的943名选手参赛,展开激烈角逐。我校15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进入省赛,最终斩获2金3银4铜,其中郑娴之同学(外语)和毛顿开同学(卓越)荣获金奖、晋级国赛,陈执迷(外语)、李欣翰(圣光机)、吴家豪(卓越)获银奖,庞昊哲(电子)、钱颖晋(外语)、徐静琳(计算机)、韩佳涛(外语)获铜奖。本次赛事,面对新赛道新题型的全新挑战,我校参赛选手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出色的读写能力和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卓越风采。
英语笔译赛项
笔译赛项于10月26日下午举行,共有来自全省49所本科院校的249名选手参与比拼。施敏、张瑾虚、李简婵、韩佳涛、徐潇5位同学代表我校参赛。笔译大赛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理解当代中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通过考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术语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及阐释增强学生国际传播意识、提升外译能力。经过激烈的竞赛,徐潇获得银奖,李简婵获得铜奖,展现了出色的翻译能力。
英语口译赛项
英语口译赛项于11月1日在浙江农林大学圆满举行,此次大赛口译赛道汇聚了来自全省47所高校的149名优秀选手。代表我校出征的赵星赫、施添愉、李简婵、肖镫嘉四位同学,在赛场上展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与口译技巧,更将中国故事以准确、流畅的方式传递给世界,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比拼,最终,施添愉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银奖,赵星赫斩获铜奖,这一佳绩创下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英语演讲赛项
英语演讲赛项于11月2日至3日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来自浙江省54所高校的173名选手同台竞技。我校选手金湛(外国语)、莫汶(外国语)、陈执迷(外国语)、傅允湛(计算机)在定题演讲环节(主题“Chinese Dragon is Good”)表现出色,全员高分挺进第二轮。即兴演讲环节丰富多元,紧扣时事热点,我校选手们充分展现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掷地有声,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故事的个性解读与美好愿景。在演讲赛项4名选手全部都斩获奖项,取得2银2铜的好成绩,获奖人数在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得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是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外语赛事。
外国语学院一直秉持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以“三进”工作为抓手,成立外语学科竞赛工作室,精心组织英语演讲、读写、口译、笔译校赛,不断培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并给予针对性的技巧辅导,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团队,将赛事组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不断夯实和扩展我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对营造浓厚学风、涵养优良校风起到了显著助推作用。